责任与影响

IMPACT

富格林大家课堂论道九华山 于晓非授课《六祖坛经》

2024-01-01 超级管理员 浏览次数:1088

返回列表

“妙有分二气,灵山开九华。”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形容九华山的诗句。10月10至11日,时值秋高气爽,富格林投资管理大家课堂第十二期《六祖坛经》在九华山成功举办。本期课堂的主题《六祖坛经》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的经典之作,而九华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,可谓相得益彰。主讲老师是著名佛教文化研究专家、中央党校教授于晓非,课程吸引了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人和企业家。

在两天的课堂上,于晓非老师通过讲授《六祖坛经》,为我们展现了公元七、八世纪,中国禅宗史上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。透过五祖弘忍、六祖慧能、北宗神秀、菏泽神会、青原行思等众多祖师的身影,我们或许可以从中领悟到“禅”的身影,找到我们对人生的解读。 

世人对于生命观的看法,主要分为“一世说”、“二世说”和“三世说”。持有“一世说”生命观的人的特点为,紧迫感特别强、道德无底线,因为他们心中无须对任何人负责。持有“二世说”生命观的人相信原罪说、他律和法治,他们或对信仰的上帝负责,或如中国古代人,对祖宗负责。持有“三世说”生命观的人,相信三世六道轮回,人的生命终结并不是尽头,而是无有穷尽,会在业力的作用下轮回往复,他们对自己负责、对未来负责。于晓非老师说,在对当今中国成年人的调查中,超过8成人的生命观持“一世说”,“这种不对任何人负责的心态,多么可怕。”

于晓非的课程,在坚持佛教原教旨主义传承的基础上,始终积极地推动佛教的现代文明转型,树立正见、破斥邪说。听于晓非老师的课,你不需要是佛教徒,甚至不需要是佛学爱好者。于晓非老师说,佛教没有“唯一性”;多元和宽容必将是未来世界的主题。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世界文明,才会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自己。

和创新者思想共振

订阅汉口基金管理有限公司
订阅电子邮件,获取新闻、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